|
外國駐台觀光代表聯合會(ANTOR)於今年七月,聘任台北國際旅展執行長葉碧華(右)為第九屆榮譽會員,由外國駐台觀光代表聯合會施春庭會長(左)親自頒予聘書,台北國際旅展嚴長壽主委(中)見證,並期許共同致力於國際觀光旅遊品質之提昇。(圖/財團法人台灣觀光協會 提供) |
http://itf.travel-web.com.tw/Show/Style7/News/c2_News.asp?SItemId=0271030&ProgramNo=A400036000001&SubjectNo=57054 |
文/大台灣旅遊網TTNews 記者/媒體企劃組 |
台北國際旅展創展於西元1987年,台北國際旅展執行長葉碧華回顧22年前,國內的旅展並不多見,當時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趙慶璋在交通部觀光局的政策指導下,以觀光人的遠見意識到台灣旅遊市場的潛力,在松山機場外貿中心展覽館舉辦了第一屆台北國際旅展。 |
|
在當時,香港、日本等國皆有大型旅遊展,台北國際旅展肩負起行銷台灣、打造國際旅遊業交流學習與交易平台的重要使命,不僅要超越這些行之有年的旅展,更打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。而第一次舉辦的台北國際旅展,就成功吸引了50多個國家,158個參展商,展出236個攤位,參展單位涵括了國內外觀光旅遊局、航空交通、旅行社、飯店、觀光景點、主題樂園、郵輪及旅遊出版社等,向世界宣告台灣觀光的魅力,也成功地將台灣向全世界行銷。 |
|
值得一提的是,在第一屆台北國際旅展的參展單位中,有23個單位是連續22年來持續參展從未間斷,其中包括有瑞士、紐西蘭、關島、夏威夷、日本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香港、美國蒙大拿州、愛達荷州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澳門、加拿大亞伯達省、卑詩省等旅遊局。國內單位則有華航、東南、鳳凰、洋洋旅行社,與中信、福華、亞都麗緻飯店等。這些單位皆以具體的行動來表示對台灣觀光及台北國際旅展的肯定。 |
|
隨著國人休閒旅遊型態的轉變,近幾年的台北國際旅展增加了宣導無障礙旅遊的伊甸基金會、提倡休閒農業的農委會、推廣觀光酒廠的台灣菸酒公司(原公賣局)以及輔導原住民發展文化休閒產業的原住民委員會等新元素,使台北國際旅展顯得更多采多元。另外,因應觀光市場需求的擴大,1997年起,台北國際旅展移師到台北世貿一館展出,攤位數也從早期的481個展攤,成長到2007年超過1200個展攤,甚至還供不應求。參觀旅展的民眾人數也在去(2007)年創下四天進場約19萬人次的紀錄,顯示出台灣消費者已經能接受計畫性旅遊的概念,提前做好年度假期的規劃和採購。 |
|
會場的大小和旅展規模有著雞生蛋、蛋生雞的相互關聯,沒有大型會展場地,也難以擴充展務。葉執行長表示,樂見國內大型會議展覽中心的新建,而且必須兼有交通便利、設計完善的優點,才能隨著台灣不斷成長的旅遊業一起發展,並讓會展業有更寬廣的揮灑空間,發揮團隊創意能力。 |
|
雖然近年旅遊業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,但葉碧華說:「休閒可以減少,但不能沒有」,這可從今(2008)年10月底(10/31~11/3)台北國際旅展的展攤,在5月份即被預訂一空的情況可知,國內外旅遊產業,已掌握台灣民眾習慣在年底旅展選購隔年休閒旅遊行程。 |
|
「台北國際旅展所扮演的角色,不只是亞太地區與台灣最大的年度旅展盛事而已,更是提供台灣觀光旅遊業觀摩、學習與展現品牌特色的大好機會。」葉執行長明確的指出。在面對60多個國家以上的優質參展單位,國內的業者更應重視提昇旅展的「質感」與「專業」,推出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旅遊產品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展館活動,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心,並將自我價值提升、推廣台灣特色,爭取接觸外在世界的機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