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為嚴長壽先生12/14日在「台灣無障礙健康旅遊環境現況與展望座談會」的演講,Tate整理)

我跟伊甸基金會有很深的淵源,大約30年前我在當美國運通總經理時,總公司發給我們一筆大約5000美金20萬台幣的錢,要我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。那時我認為與其直接扶助需要幫助的人,不如改變環境,讓改變能夠長長久久,讓很多人也能跟著改變。在當時殘障朋友大部份待在家裡走不出去,所以當我知道有人想要設立一個組裝聖誕燈的庇護工廠,這樣的想法很符合我想改變環境的想法,當這些朋友開始在工廠工作,對於工作上、甚至自己的生命都開始有了不同的看去。

  我一直認為要給身心障礙朋友尊嚴,而不是憐憫。就在那個時候,我知道了一個名字叫劉俠,她創辦伊甸基金會的理念,我一開始就非常認同,劉姊要身心障礙者自己走出來,不要老是躲在家裡。

  剛說我一直很關心改變環境的議題,我到了國外看到人家的文化,再對照我們自己人出國拿
XO乾杯的情況,就知道文化素養常常就表現在飲食文化上,因此我也開始在想怎麼把台灣的飲食文化提昇起來,進而學習生活的提昇,但這個想法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被人認為是奢華。我

  希望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性,一方面我又想幫助弱勢,所以我就把兩件事結合在一起,我在飯店邀請人來參加晚宴,讓大家看看什麼是良好的飲食品味,同時把大家的參加費捐給伊甸基金會。我的想法是,要做好事不能只有我一人去做,而是要影響其他參加者
一起來關心,類似的活動後來辦了很多場。

  我和劉俠後來成了朋友,她是個平躺下來就無法入睡的人,他的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,但她的話語、傳達出來的愛是無遠弗屆的。認識她讓我明白,不要再從肢體障礙的角度來看一個人。

  有次我從一個朋友小孩因為車禍,十年沒有出門,劉俠去看他時告訴我朋友,你不要太擔心他,太寵愛他,把他當成不同的人。

  早期的社會是健康者幫殘障者,劉俠倡導讓殘障者幫殘障者。而從劉俠的例子來看,殘障者反而是更能幫助我們的。尤其現在網路的發展,打破了每個人每天都要到辦公室上班的情況,拉近了世界的距離。對殘障的朋友來說,除了行動上有限制,其他方面和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。在談無障礙旅遊之前,希望大家能夠有這樣的認識。
 


 

 

  而要推廣無障礙旅遊,目前環境上還有很多要改善的部份。第一,政府對於公共建設要改進,可以先在某處設置無障礙示範措施,而這樣的做法也要應用到景點、旅行社、車輛等各種旅遊環境的相關單位,標記那些單位能夠提供無障礙環境。而對業者來說,無障礙旅遊確實是個商機,大家的眼光應該不只是台灣將近百萬的身心障礙人口,而是全球的旅遊人口,用一種更寬廣的格局來看待這件事。目前在澳洲和紐西蘭都已經有有專門承辦無障礙旅遊的遊行社。

  要發展無障礙旅遊,我建議有幾個可以發展的方向。一、爭取航空運輸的優惠,在離峰時間提供身心障礙朋友較優惠的票價,填補原本機上的空位。二、同時也提供陪同志工、家屬的特惠價,這樣的配施可以讓原本不想旅行的人也跟著提高旅行的意願。我們別忘了,無障礙旅遊也適合退休的人、你看現在有多少公務人員
50多歲就退休在當志工。業者可以考慮提供更自然、優閒,步調慢的行程,創造新的市場。

  業者在一開開始實施無障礙旅遊時,是為了示範和培養市場。而學界、政府都也要同時進行,大家共同研發遊程、辦研討會,政府更要協助改變環境。而在教育方面也要加強,告訴大家如何同時達成無障礙的實用性及美觀,例如把花台變成電動坡道。無障礙的環境絕對可以兼顧實用及美學,這些都要政府和學術界來共同幫忙。

  現在這個社會已經逐漸邁向平等,不是外在有形的平等,而是心理上的平等。對身心障礙的朋友來說,他們在很多方面真的可以變得更傑出。而我們這些行動自由的人,應該要幫他們一把,讓他們的(旅行)環境變得對他們更友善。


景文技術學院的學生趁演講結束,趕緊找嚴長壽先生合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rrierfree_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